【编者语】特高压入鲁,点燃“绿色引擎”。2016年7月18日,鄂尔多斯上海庙清洁能源电力外送基地配套电源点建设动员大会召开,配套电源点项目全面开工,正逐步形成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绿色电站群”。2020年,盛鲁电厂成为 “蒙电入鲁”首个投运的百万机组,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黑色污染为绿色希冀,将绿色动能输入山东
2016年7月18日,鄂尔多斯市上海庙清洁能源电力外送基地配套电源点建设动员大会在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召开。至此,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及配套电源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是国家治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大支撑性项目,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的“蒙电外送”通道之一。该项目以鄂托克前旗上海庙换流站为起点,途经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最终到达山东省临沂市换流站,全长1238公里。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就地消化煤炭3000多万吨,综合利用之后的固体废弃物全部回填矿井,从而形成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绿色电站群”。
为了这个项目的落地建设,山东能源集团内蒙古盛鲁能化公司付出了艰辛努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2004年、2005年缺电现象在全国蔓延时,“不缺电”一度成为山东招商引资的一张闪亮名片。2008年夏季,因省外电煤无法保障,山东电网遭遇10年来最严重的电力供应紧张形势,供电缺口占全省需求的三分之一,很多用电大户负荷高峰期停工停产。也正是在那时,“外电入鲁”正式提上日程。
盛鲁能化公司敏锐捕捉国家政策信息,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第二个10年规划和“西电东送”国家战略规划,针对山东省内电力能源供应紧张现状,发挥山东能源集团鄂尔多斯上海庙矿区煤炭企业集聚优势,立足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拉伸煤炭产业链条,积极构建“蒙电入鲁”电力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说干就干。2013年10月,盛鲁能化公司在上海庙开发区组建了盛鲁电厂项目筹建处,全力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为妥善解决上海庙矿区煤炭转化电能、“蒙电入鲁”电力输送问题,公司主动对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着力从国家层面推动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工作。
在盛鲁能化公司的积极推动下,2013年10月,山东省政府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签署了《能源战略合作补充协议》,双方共同争取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支持并启动上海庙至山东、呼伦贝尔至山东特高压通道工作;共同做好配套电源点组织实施工作,优先支持山东能源企业参与相关配套电源项目建设;双方同意按照规划通道设计配送一定比例的风电等清洁能源。并将“内蒙古自治区将积极支持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等山东省的能源企业,在鄂尔多斯上海庙和呼伦贝尔的电源项目优先作为备选送电项目”的内容写入补充协议。也就是这一步,推动了国家规划内蒙古至山东特高压通道的建成。国家能源局在国家“十三五”原规划11条特高压通道的基础上,追加了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规划,由11条特高压通道变更为12条。2014年5月,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准了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工程。2015年12月,该项目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在推动特高压通道项目落地的过程中,盛鲁能化公司加强与内蒙古和鄂尔多斯市政府及能源管理部门对接,积极推动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配套电源点建设,规划建设上海庙煤电基地,推动自治区能源局向国家能源局呈报了《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电基地为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通道安排配套煤电规划》。2016年4月,取得国家能源局批复;7月,盛鲁电厂项目取得自治区发改委核准批复。
他们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完成业主负责的23项前置手续办理,配合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完成其他41项前置手续办理。
针对江西丰城电厂“11·24事件”影响,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暂停接受所有电厂项目质量监督检查注册的严峻形势,盛鲁能化盛鲁电厂攻坚克难,再次用最短的时间一次性通过现场土建试验室能力认定和主厂房主体结构施工前的质量监督检查,成为恢复监检后全国第一家进行监检的新开工项目,成为2017年全国第一个新开工的百万机组项目,更是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通道第一个核准的配套电源项目,内蒙古、山东能源集团建设的第一台百万机组。
项目建设中,秉承“低碳环保、技术领先、建设美丽电厂”的理念,盛鲁能化公司将“建好一座电厂,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融入到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国内当前装机容量最高、低能耗、节能环保的百万机组,使用当前国内最为先进的超超临界燃煤节能环保发电技术,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设施和高效除尘设施,确保污染物实现“近零排放”标准设计。
2020年9月,盛鲁电厂1号机组一次性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11月,2号机组也正式进入带负荷试运阶段。届时,盛鲁电厂2×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正式移交商运,“昭沂线”首个投运的百万机组开始将“动能”源源不断输入山东。
高压通道的建设、盛鲁电厂的投产运行,不仅满足了山东省的用电需求,促进了当地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也对促进受端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一方带来了低排放的绿色希望。